這篇文章要介紹 簡介日文動詞的時態變化 ,日文的動詞有一個形狀叫做「ます形」,比方說「あります・います・食べます・寝ます」,這個形狀有兩個用法①表示經常的習慣。②表示未來的動作。
從這個動詞的形狀可以衍伸變化出包括「非過去式・過去式・否定・過去否定」動詞變化如下表。
大家可以發現這個變化的方式很簡單,只要把「ます」去掉,加上「ません・ました・ませんでした」就可以了。
非過去式 | 過去式 | |
肯定 | Vます | Vました |
否定 | Vません | Vませんでした |
例如「行きます」這個動詞在變化上就會變成
非過去式 | 過去式 | |
肯定 | 行きます | 行きました |
否定 | 行きません | 行きませんでした |
不管是「行きます・行きません・行きました・行きませんでした」這些變化是屬於比較有禮貌的形狀(日文叫做丁寧形),在日文當中,講話時會根據和對方關係的親疏遠近而選擇使用「丁寧形」或者是「普通形」。
大家可以看到在表格中有一個「非過去式」這是什麼呢?我們來介紹一下。
日文的時制非常簡單,只分成「非過去式」跟「過去式」,然後再加上「肯定」・「否定」總共4種而已。
而「非過去式」在日文中就會用動詞的「ます形」來表示,主要用來表示 ❶ 經常習慣的動作。❷ 未來的動作。
而「非過去式」在日文中就會用動詞的「ます形」來表示,主要用來表示 ❶ 經常習慣的動作。❷ 未來的動作。
(每天7點起床。)
(每天12點睡。) よく携帯を使います。
(經常用手機。)
以上句子都是在表示經常的習慣。
明日、7時に起きます。(明天7點起床。) 明日、8時に会社に行きます。
(明天8點去公司。) 来週、友だちに会います。
(下禮拜要跟朋友見面。)
以上是用來表示未來的動作。
補充1:如果是現在進行式,比方說「我正在看電視」,則會用到表示現在進行的補助動詞「ています」而不會用「Vます」來表示。
補充2:像是比方說wiki在介紹人物或者是事件的時候,雖然是過去的事情,但是在日文中如果是像這樣描述過去的事實
時,也會使用ます形來表示。
官兵衛は1546年(天文15年)に生まれます。
最後,再次洗腦大家,這個觀念很重要,Vます是用來表示❶ 習慣的動作。❷ 未來的動作。所以如果想要表達「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或是「要做某個動作」的時候,就可以用「動詞的ます形」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