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要介紹的是大家的日本語第26課的 んだ・んです的接續與基本用法 ,這個用法不只是學習者覺得很難學,其實也是有點難教的一個文法。之所以難是因為這個用法本身沒有任何的「意思」,也就是我們無法用我們的母語來理解認識他。所以建議如果要學好這個文法的話,一定要經常看日劇或者是動漫然後從實際的使用當中去認識他的用法。
んだ・んです的接續
んだ・んです的接續前面是用普通形,但是名詞・な形容詞的肯定・非過去式「だ」會變成「な」。關於接續的方式整理在下方的表格中。
動詞:普通形 | |
---|---|
わかる | んだ・んです |
わからない | |
わかった | |
わからなかった |
い形容詞:普通形 | |
---|---|
嬉しい | んだ・んです |
嬉しくない | |
嬉しかった | |
嬉しくなかった |
な形容詞:普通形(だ→な) | |
---|---|
有名な | んだ・んです |
有名じゃない | |
有名だった | |
有名じゃなかった |
名詞:普通形(だ→な) | |
---|---|
休みな | んだ・んです |
休みじゃない | |
休みだった | |
休みじゃなかった |
んだ・んです在使用上有很多用法,而且老實說這些用法之間沒有什麼太的關聯,不過在使用上可以歸納成3個主要的原則。❶ 使這個句子與情境產生關聯。❷ 帶有情緒在其中。❸ 麻煩別人做某事時的前情提要。
んです使用的基本原則:使其與某情境產生關聯
當日文中在使用んだ・んです的時候,通常會有一個狀況,而為了讓以下的發言與這個狀況連結時就會使用んだ・んです。但是由於這些情境狀況很難在教科書中呈現,這也是很多人覺得んだ・んです很難學的原因之一。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情境1
我知道朋友一直有一個很想買的包包,有一天一起吃飯時發現他買了,這時候日文就可能會說
そのかばんかったんですね。
也就是把「他一直想要的包包」跟「買了這個包包」這兩件事情產生連結。但是如果沒有前面的情境,單純發現朋友買新包包時,可能就只會說「新しいカバン買いました。」
情境2
早上出門的時候,發現地板上是濕的。這時候就可能會說
きのう、雨が降ったんだ。
把這句話跟「地上是濕的」這個狀況連結起來。
情境3
發現同事A沒有來,這時候問同事B說為什麼同事A沒有來時,同事A或許會說
病気なんです。
也就是把這個句子跟「同事A沒有來」這個狀況連結。
所以我們再複習一下,んだ・んです在使用上有一個非常大的原則就是把「要講的句子」與某個狀況「產生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