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日文的五段動詞是一個大瓶頸,過了這個瓶頸像是「頭過身就過」這種感覺。可是我覺得五段動詞完全不是日文的難點,而是比方說「助詞」就是我覺得日文的難點之一。但偏偏助詞又很重要,助詞古代的名字叫做「て にをは」有「話的前後關係」之意,所以如果把單字比喻成車廂,助詞的角色就像是把車廂串起來變成一列能夠乘載意義的列車。
讓我們看上面那個圖,光是「太郎」、「お店」、「家」、「荷物」、「自転車」這幾個單詞一起出現時,我們沒辦法知道這幾個單詞想要表達的「意義」是什麼,甚至無法得知太郎到底是人的名字呢還是柴犬的名字,可是加上了が、から、まで、の、で等助詞之後,我們就可以了解這幾個單詞組合在一起的意義。所以助詞就是扮演著把單詞變成有意義的句子的重要角色。
所以,再來看看這個句子。
「太郎がお店から家まで私の荷物を自転車で運ぶ」中「助詞」扮演的角色就是提示了「運ぶ」這個動作的主詞(が)、起點(から)、終點(まで)、對象 (を)與手段(で)。把太郎、お店、家、荷物、自転車這幾個名詞串成「太郎用腳踏車把我的行李從店裡載回家。」
而助詞的種類有:
1) 格助詞:表示名詞和補語之間的關係,比方說「が」「を」「に」「へ」「で」「と」「より」「から」「まで」這幾乎也是助詞中最重要的一類。
2) 提題助詞:表示後續的主題。比方說像「は」。
3) 接續助詞:表示並列或者主從關係。
4) とりたて助詞:強調文中重點,像是「も」、「こそ」、「さえ」、「しか」等等。
5) 終助詞:表示語氣,例如「よ」、「ね」、「な」、「わ」、「かしら」等等。
以上的分類出自近藤安月子所著「日本語學入門」,不同的文法系統對於助詞的分類或許會有差異。像是日本中學國語的教材中,也有只將助詞分成四類:格助詞、接續助詞、副助詞與終助詞這樣的方式。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來說明格助詞的用法跟一些重要的區別。